萧毅肃将军简介

名将录——萧毅肃资料

姓名:萧毅肃

籍贯:四川蓬州(今蓬安)

字号:无

生卒年:1899—1975

学历: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四期工兵科、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二期

最高军衔:陆军二级上将

最高职务:参谋总部副参谋总长

获勋时间:1945年1月1日

获勋事由:保卫西南国境有功

获勋时职衔: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部中将参谋长

萧毅肃,原名萧昌言,1899年12月11日(清光绪二十五年十一月初九)出生于四川省蓬州县(今蓬安县)万和乡。其父萧丕成是一名教书先生,萧家靠着萧丕成的教学收入尚可度日。萧毅肃7岁时入蓬州县金溪小学堂,毕业后升入遂宁师范学校就读,期间因参加学潮而被校方开除学籍。

1916年,萧毅肃在姨母的资助下,前往云南投考云南陆军讲武堂。经过考试,萧毅肃成为该校第14期工兵科的一名学员。1920年毕业后,萧毅肃被分配到滇军第2军独立团(团长杨森)任参谋。团长杨森率部返回四川并将所部扩编为川军第1混成旅后,萧毅肃升任旅部参谋。1921年8月,混1旅扩编为川军第9师,萧毅肃又被提升为第9师18旅36团(团长郭汝栋)的连长。9月杨森就任川军第2军军长,萧毅肃被派往第2军独立第2旅(旅长汤子模)担任连长。

1922年7月,第2军与熊克武的第1军发生战争,杨森拟以独2旅由左翼攻击。就在这个时候,汤子模的老长官石青阳接受了广东方面孙中山的委任,返回四川与熊克武的第1军合作,并就任川东边防军总司令。汤子模闻讯后当即率领所部脱离第2军,接受石青阳委任的第1混成旅旅长之职。萧毅肃亦随汤行动,并参加驱逐第2军出川的历次战斗。1923年3月,杨森杀回四川,经半年鏖战,重庆失守。6月4日,熊克武接受孙中山的委任,并组织四川讨贼联军,第1混成旅被扩编为川军第2师,萧仍任连长。同年8月,萧毅肃所在的第2师作为收复重庆的先头部队,攻占涪陵,继占泸州。10月,第2师改称讨贼联军第1师,萧升任营长。

1924年3月,熊克武部与杨森部在川南、川东地区经过几次大战后,不幸兵败。熊与兵败之际决定通过贵州、开赴湖南响应孙中山的北伐号召。萧毅肃于此时跟随汤子模、贺龙两部取道黔南,在行至赤水时,遭到黔军阻击,汤、贺两部通力配合,终将黔军王家烈部击溃,顺利进入湘西。在王家烈部溃败时,萧毅肃率领全营猛追猛打,缴获颇丰,受到了汤、贺两人的嘉奖。同年10月,汤子模所部在常德扩编为建国川军第2军,萧升任第2旅(旅长康巨武)第1团团长,并随部击败湘西军阀陈渠珍。

1925年4月,建国川军第2军经贵州开赴广东。9月,陈炯明叛变,建国川军奉命讨伐,未料中途遭蒋介石派人分化。事为建国川军第1、2两军高级将领得知后,决定离粤。其中汤子模决定所部赴黔暂驻,并将所属第1、2两个旅扩编为师,萧毅肃升任第1师第2旅旅长。部队改编就绪后,萧毅肃跟随汤子模由南山入黔,沿途击退了桂军的阻击。但是当部队行至贵州天柱时,军长汤子模为部下暗杀,第2军就此瓦解。汤子模死后,萧毅肃感其知遇之恩(在短短四年里即由连长提升为旅长),便与另一旅长周燮卿亲扶灵柩至常德,再由汤之四弟接去大庸原籍安葬。

建国川军瓦解后,萧毅肃被迫返回老家暂住。时值杨森在川扩军,其新扩之川军第2师师长吴行光以同乡之谊邀请萧毅肃担任第2师参谋长,萧欣然赴任。1926年11月21日,杨森就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第2师改称第20军第11师,萧改任第11师参谋长并兼任梁山县市政公所所长(辖冉樵子总务科、陈有旭工务科、李志盘财务科、田平楷公安科)。在兼任所长期间,萧毅肃大力改善市容风貌,在市区兴建两层砖石楼房,路面改铺青石板;道旁种植垂柳,使梁山县风貌焕然一新。

1928年5月,第20军因杨森与郭汝栋的军长之争而发生内斗。当支持郭汝栋的吴行光部被击溃后,萧毅肃再次赋闲。1929年4月,郭汝栋伪装投杨,奇袭万县,大败杨森。萧毅肃闻讯后即前往郭汝栋军部投效,被委以酉(阳)秀(山)先遣司令一职,指挥第3师第1团(团长朱载堂)迅速夺取酉阳、秀山,并于龚滩大败罗觐光师,得到了郭汝栋的赏识。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后,郭汝栋响应南京国民政府出川与阎、冯联军作战。郭在出川时将所部整编为四个旅,以萧毅肃担任第3混成旅旅长。郭部第20军抵达黄州后,张发奎遣人拉拢郭反蒋。萧毅肃闻讯后极表赞同,但为郭汝栋所拒,不久便撤其旅长职务,改委以第20军参谋长一职。

萧毅肃既失军权,又为郭汝栋所防范,便心灰意冷,成天抽烟打牌,遂被郭汝栋“礼送”离部。萧毅肃第三次脱离军旅,深感仕途坎坷,人生不如意,便于上海浑噩度日。1931年11月,留学日本的郭汝瑰(郭汝栋堂弟)因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离开军校返回中国,途经上海时见到息日的长官如此消沉(萧当先遣司令时,郭为其所部营长),心有不忍,便写信给堂兄郭汝栋求情,终于让萧毅肃返回了部队。但是郭汝栋已不再对萧有所信任,只给了萧毅肃一个高级顾问的虚职。1934年10月,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二期开始招生,萧毅肃又在郭汝瑰的帮助下,被郭汝栋保送入校学习。萧感郭汝瑰之恩,决定“痛戒烟赌,穷经究史”。在“研习大军统帅与战争指挥,攻苦益深”与德国教官就战术问题辩论时,沉着静肃,推理严密,德国教官理屈词穷,后自愧离去。萧毅肃因此显露才华,为人注目。1936年3月18日,萧毅肃被晋升为陆军少将。

1937年8月,萧毅肃于陆大特二期毕业后以军政部高参的名义返回第43军,出任参谋长一职。淞沪会战时,萧毅肃协助军长郭汝栋指挥第26师(师长刘雨卿)在上海大场抗击日军七昼夜。及至换防时,全师仅剩600余人,被迫后撤整补。事后军委会在评定淞沪会战各师战绩时,第43军所属26师名列第五。第43军在武宁补充缺额时,军政部命令独立第6旅充编26师。当时郭汝栋计划将架空独6旅旅长周志群,将周调为副师长。萧毅肃则认为,独6旅为贵州部队,刚编入川军,可能会因为派别问题而不稳,这对将来作战是十分不利的。于是在萧的建议下,郭汝栋将整个独6旅改编为第26师76旅,以周志群担任第76旅旅长。这一举措,稳定了独6旅官兵情绪,同时也使周志群极力约束部下服从军长郭汝栋的指挥。

1938年5月,第43军奉命开赴湖口布防。6月17日,因军长郭汝栋患喉疾无法指挥部队作战,遂提升萧毅肃为副军长署理军务。7月2日,日军攻击湖口外围,因实力悬殊被迫退守湖口城内。部队进城后,鉴于军长病重,遂决定由军长率领军、师部分幕僚以及政工等非战斗人员先行撤往九江,由参谋长萧毅肃率领43军残部死守城池。7月4日,日军猛攻城关梅兰口,萧毅肃亲临督战,数次击退日军的进攻,继因日军释放毒气,致使守军官兵多数中毒,梅兰口失守。7月5日拂晓,萧毅肃奉命往九江突围。

第43军撤抵九江后,军委会撤消第43军番号,萧毅肃因此离职赋闲。时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听闻萧毅肃在抗战初期的优异表现以及当初在陆大与德国教官辩论的事迹,于是将萧毅肃调往参谋总长办公室,委以高级参谋。此后萧毅肃极力襄助何应钦,并在制订对日作战计划中,多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得到了何应钦的信任,并于1940年12月任命萧毅肃为第1补充兵训练总处副总处长。

1942年1月,国民政府决定在云南组建远征军入缅,为此参谋总长何应钦组织驻滇参谋团入滇,萧毅肃亦奉命随团入滇,协助团长林蔚参与机要。同年4月,远征军第一路在缅甸惨败,日军第56师团跟踪追击,进入中国西南国境,连占畹町、龙陵。5月5日,日军抢渡怒江直逼保山。萧毅肃得知此事后连夜制定作战计划抵御日军,并于当夜果断命令炸毁保山公路桥梁,使日军不能继续深入,为保卫西南国境作出贡献。

1943年2月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重新编组时,萧毅肃升任司令长官部参谋长。萧到任后积极制订作战计划、带领幕僚勘察地形,为远征军收复失地征战异域接连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同年7月,萧毅肃获颁三等云麾勋章。1944年12月,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成立,萧毅肃调任为总司令部参谋长。时值日军侵犯黔境,萧毅肃指出入黔日军为孤军深入的弱点,并制订了守军以小股部队侧袭敌后,造成首尾夹攻日军之势,终于迫使日军撤退,西南战局得以稳定。

1945年1月1日,萧毅肃因“滇西怒江战役,运筹决策,独具卓见,使作战指挥毫无遗憾,致达成重大之胜利”,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成为该勋章的第123位获得者。此外,美国总统杜鲁门赠颁嘉猷勋章,颂词中称赞他:“彻夜辛劳,极备忠勤,其忠其勤,及其献身于国家之精神,感召其同僚及部下实深,赖其不断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卒将有限资源尽最大之利用,奋进歼灭敌人,对同盟国贡献殊伟,其协同作战之精神,尤堪为盟军联合作战之表率”。同年2月20日,萧毅肃被晋升为陆军中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萧毅肃带领副参谋长冷欣、蔡文治在湖北芷江七里桥与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等三人举行了接受日军投降的谈判。8月21日下午,中日双方举行第一次会谈,萧向日军提交《何应钦致冈村宁茨备忘录》,令今井签收,并向今井提出十个问题,令今井一一作答。8月22日至23日,萧与日方达成四项主要协议。9月9日,受降仪式在南京黄埔军校礼堂举行。坐在台上的萧毅肃,拿着何应钦交给的日军投降书,走下台去,神色严峻,一只手递给坐在台下的日军投降代表冈村宁茨,冈村签字后双手送还。八年抗战,终以日军投降而结束。日本投降后,萧毅肃于10月获颁三等宝鼎勋章和美国的自由勋章。

在接受驻扎在中国各地的日军投降问题上,萧毅肃又担负起了制订计划之责。萧毅肃的计划规定“各方面日军部队向指定地区依序集中,分区分期,逐次缴械。”这一计划,直接将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排除在受降部队之列,使中共部队失去了接受日军投降的权利。

1946年5月,萧毅肃调任重庆行营(主任何应钦兼、张群代)参谋长。同年10月,行营改称行辕后改任行辕参谋长。1947年5月,升任重庆行营副主任兼参谋长。期间,萧毅肃亲自制定“民团自卫办法”,以对付***和革命人士。1948年1月,兼任重庆警备司令,并获颁二等云麾勋章。同年6月12日,调任国防部次长,协助部长何应钦制定“徐蚌会战”计划。12月30日,调任参谋次长。1949年2月,兼任重庆绥靖公署参谋长。7月绥靖公署改组为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奉命兼任公署参谋长。11月,蒋介石赶赴重庆召开军事会议,萧毅肃和顾祝同、张群一起参加会议,会中作出了破坏乌江大桥等阻止解放军前进的五条决定。几天后,萧毅肃又和顾、张等人在林园召开会议,再次作出对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部署。重庆为解放军解放前夕,萧毅肃跟随顾、张等人撤往成都,又以同学关系多次去云南游说卢汉,希望卢汉坚守云南。

1949年12月,萧毅肃坐专机飞往往台湾,并于参谋次长任内制订了舟山、海南部队撤往台湾的运输计划。1951年2月,调任副参谋总长,受命对驻台部队进行统一整训,彻底改造军队,使派系之分基本得以解决。1953年1月,萧毅肃被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获颁一等云麾勋章。1954年9月,调任“国防动员计划局”局长。1966年12月,因萧毅肃在舟山期间协助参谋总长周至柔成功策划舟山撤军,被授予一等宝鼎勋章。1967年2月,调任“国家动员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72年调任“国家建设计划委员会”委员。1975年7月31日病逝台北荣民总医院。

萧毅肃有妻毕文清,育有子女五人,皆移居美国。

叶挺独立团是团还是师

步兵第128师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第17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第128师。该师前身是1945年9月以山东渤海军区直属团和部分军分区基干武装组建的山东军区第7师。抗日战争胜利后进入东北,1946年10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第17师,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第17师。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山海关保卫战、解放长春、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四平攻坚、东北夏季、秋季、冬季三次攻势作战、辽沈、平津、进军中南、解放海南岛等重要战役战斗,取得了全军师级单位作战歼敌数第二、缴获武器装备数第一的辉煌战绩,涌现出渡海先锋营(383团1营)、全国战斗英雄刘梅村等英模集体和个人。在解放四平、锦州、天津的战役中,先后出色完成东北野战军总部三次单调的任务,被总部首长誉为“攻坚老虎”。该师“历史不算很老”,但“战斗作风顽强,进步快。善于夜战及村落战斗,战士很勇猛,长于使用爆破,攻坚力最顽强,l947年夏季攻势之四平攻坚战斗中参加主攻,纵深战斗13昼夜,在战术上颇有成果。为东北各野战部队中攻坚力最顽强之部队,为头等主力师。”1961年8月,陆军第43军撤销,128师改归海南军区建制。1964年10月改归陆军第42军建制。1968年9月,归建重建的陆军第43军。1969年10月,移防中原,随军编入全军战略预备队序列。1979年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战后有1 个单位,2名个人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1985年,整编为陆军第20集团军步兵第128师,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1996年,改隶武警部队,改称武警第128师。1998年,参加长江流域抗洪抢险。该师现辖武警第382、383、384(潘家峪抗日复仇团)、708团。 我记得那时候的营长是孙有礼

叶挺独立团是团级别的,属国民革命军第四军(通称叶挺独立团),1925年11月21日在肇庆成立,全团2100多人,***员叶挺担任团长,是中国***创建和领导的第一支正规部队.

现在说的"叶挺独立团”就属于今天的127机械化师,驻守在中原古都洛阳,属下的379团,就是著名的“叶挺独立团”

(1)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雪莲的头像
    雪莲 2025年10月30日

    我是比乐号的签约作者“雪莲”

  • 雪莲
    雪莲 2025年10月30日

    本文概览:名将录——萧毅肃资料姓名:萧毅肃籍贯:四川蓬州(今蓬安)字号:无生卒年:1899—1975学历: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四期工兵科、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二期最高军衔:陆军二级上将最高职务...

  • 雪莲
    用户103008 2025年10月30日

    文章不错《萧毅肃将军简介》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比乐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